南海“撞山”的美军核潜艇狼狈现身,“脑瓜皮”没了?

发布时间 :2021-12-14

​​据报道,在南海发生“撞山”事故受损的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近日出现在了位于美国西海岸的圣迭戈港口。有网友通过当地的网络摄像头拍摄的画面,可以清楚地看到这艘潜艇艏的整个声呐罩都不见了。那么,“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未来的命运将是“大修”还是“提前退役”?此次核潜艇事故暴露出美国海军内部存在什么问题?就相关话题,军事观察员尹卓为您深入解析。


资料图:网络摄像头拍摄到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画面(环球网)资料图:网络摄像头拍摄到的“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画面(环球网)


据媒体报道,在没有艇艏声呐罩的情况下,“康涅狄格”号核潜艇从关岛经过长时间的海上航行抵达美国圣迭戈港,一定是一个非常不愉快的过程。军事观察员尹卓分析,这表明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不仅艇艏声呐受损,很有可能整个潜艇都受损严重。

尹卓:

从外观上看,“康涅狄格”号核潜艇的声呐罩已经不见了。这说明,潜艇在海底撞山或者撞到其它大型物体后,艇艏的声呐受到了损坏。同时,说明潜艇受到的撞击已经传导到整个艇体,潜艇的龙骨、肋条有可能存在微小的裂缝和变形。我们都知道,在潜艇固壳受损的情况下,潜艇是不能下潜的,因此美军此次选择一个冒险的办法,让这艘潜艇上浮航行到圣迭戈。


从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康涅狄格”号“撞山”后,首先返回的是关岛。关岛是美军的一个海外军事基地,但并不具备维修大型舰艇的能力。“康涅狄格”号本身是“海狼”级核潜艇,它使用的材料是一种特种钢。这种特种钢的更换和焊接,对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不远万里航行到圣迭戈再进行维修,这个事情进一步说明“康涅狄格”号的受损程度非常严重。


资料图:“康涅狄格”号核潜艇 (环球网)资料图:“康涅狄格”号核潜艇 (环球网)


对于“康涅狄格”号核潜艇未来的命运,军事观察员尹卓分析,无论是将其修复还是让其退役,美国海军都面临两难选择,因为都将付出巨大代价。

尹卓:

“海狼”级核潜艇是冷战时期设计研制的,由于当时美军的研制预算超标、技术经验匮乏,当时只勉强造出了三艘。现在,“康涅狄格”号潜艇上有一部分电子设备已经老旧,要想维修就要重新生产,而重新生产是非常困难的。


对于这艘核潜艇,下一步是退役还是修复,可能面临尴尬的境地。如果退役,意味着美国海军将减少一艘高性能的攻击型核潜艇;如果进行修复,可能相当耗时并且造价昂贵;如果再造,现在并没有建造的计划和预算。因此在如何处理这艘核潜艇的问题上,美军将处于两难的境地。

 

资料图:拍摄于10月20日的“康涅狄格”号潜艇的卫星照片(新华网)资料图:拍摄于10月20日的“康涅狄格”号潜艇的卫星照片(新华网)


军事观察员尹卓认为,美国海军“康涅狄格”号核潜艇发生所谓“撞山”事故,根本原因还在于美国执迷于争夺海上霸权。

尹卓:

首先,此次事故暴露出美国海军在管理上存在很大问题。如果一直超期巡航,长期在水下潜航,艇员得不到及时轮换,会对潜艇官兵的心理和生理带来很大的压力。


其次,南海是美国舰艇和核潜艇经常活动的海域,如果真如美军所说,是核潜艇“撞山”的话,这也就意味着美国海军存在探测失误或情况误判的情况,他们的南海海底勘察资料并不像吹嘘得那样完善


第三,此次事故也可能是相关艇员在操作中工作失误导致导航发生偏差。不论什么原因,事故都说明美国海军长期高强度地派遣潜艇部队巡航,使人员无法得到休整、装备得不到维修。这是美国长期执迷于争夺海上霸权的必然结果。




来源:央广军事

记者:宋鹏超

编辑:生生

审稿:徐佳慧

编审:吴鸿财 王元元 杨宸琇

主编:朱西迪

监制:吕锡成 孙利 谭淑惠

​​​​​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