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概要:
理想ONE提车已经半年时间了,我是2021款的首批车主,应该也是河南地区的前十台车之一,如果从5月31日提车那天开始算的话,截止今天,其实已经快7个月的时间了。我觉得以半年的时间节点来仔细的聊一聊这台车非常合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太短的时间,你会对这台车了解的不够充分。时间太久,向我这样的用户层面的总结也没有太大意义,尤其是对这种新势力造车品牌来说。
在聊理想ONE半年期的使用感受之前呢,我觉得很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买车之前我们要对自己的需求足够清晰,哪些才是最为看重的,哪些缺点是可以接受的,不要过于听信一些车评介绍和网络上大家对一台车缺点的过度放大。在清楚自己的需求之后,按照需求、预算和审美喜好,筛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车型,再逐个去多次认真的试驾,应该就可以买到自己心仪的车型。
对于几十万元的大件物品的选购,通常情况下,消费者都是非常慎重的,毕竟需要用人民币来投票,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非常清楚的了解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最开始的我也是迷茫的,所以这个选购的过程持续了两年多的时间。
回顾一下我的用车历史先。我的第一台车是宝马3系,开了5年,跑了12万公里,后来直接换了宝马5系。这个换车经历之前微博上聊过,也是会让一些朋友比较迷惑。但是说实话,对我来说,5系相对于3系的提升真的挺明显的,我当时买的是530Li Xdrive 版本,所以整个驾驶体验比丐帮的3系还是好了不少,这次换购没有后悔过。也正是因为这次换购,让我对下一台车的动力和空间方面的表现要求会更高一些。
在5系的使用过程中,一次经历让我坚定了一个信念:
下一台车一定要是通过性更好的SUV!
下面这张图片是我在2020年9月份第一次露营的时候拍的,远处白色箭头指着的那个小白点就是我的5系,眼睁睁的看着我朋友的X5可以顺利的开到湖边,而我的5系因为底盘比较低搁浅在了距离我们露营地还有200米的小路上。那次的露营体验非常不好,轿车的通过性相比SUV还是要弱很多。因为5系后排座椅是电动调节的不能放倒,所以后备箱容量也很有限,自驾游出发之前经常因为空间不足的问题不得不做一些取舍。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下定决心:下一台车一定要是SUV!
正如上面所说的,在开始选车之前,你必须得清楚自己的用车需求,抛开了装逼和极致性能车的属性,车辆归根到底就是个协助我们移动的工具,而且在购买理想ONE之前我还花了四万多块钱买了一台送娃上学的工具车——五菱宏光MINI ev,小车开着接送孩子上下学和买菜逛超市,实在是太方便了,更让我坚定了车就是工具的观点,不再去刻意的追求品牌所带来的虚荣心方面的满足。
综合以上的需求来看,理想ONE还真的是定位足够精准:超级奶爸车和家庭活动空间的延伸。
在我决定真的要买车之前,其实就已经关注理想ONE很久了,甚至在理想ONE初代发布会之后,就付了5000定金预定了一台,我记得我全国的预约号还是2900多,非常靠前了。2019年12月理想ONE初代开始交付,我一直把预定的名额保留到2020年底才取消。说实话,初代的理想ONE满足了我绝大多数的使用需求,可是在我试驾了两三次,并且开了朋友的车体验了一天之后,还是发现有一些问题,比如座椅比较硬不舒服,车门关闭的时候比较费劲,辅助驾驶的硬件比较弱等。说实话主要还是对于新势力造车企业的第一台车不太有信心,当时想再观望观望,一年之后如果没什么问题,若是有个中期的改款,就完美了。
其实我也看过一些车,自己中意的品牌就那么几个(BBA),如果满足上面需求的车型,售价也大大超出了自己的预算。如果降低一些标准,总是心有不甘,于是这种半搁置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了今年的5月份。当我得知理想ONE确定要迎来改款,配置上解决了很多之前的痛点,并且还是现车销售的时候,非常兴奋。于是在恰当的时间下了订单,并且第一时间提到了全国首发的2021款理想ONE。
2021年5月31日提车当日
以下观点都是我个人的用车使用感受,每个人的用车环境和自己在意的点都不一样,所以我的感受非常有可能跟你不一样。我觉得是缺点的地方,可能你根本不会介意。比如说我根本不在乎这么大一台SUV百公里才 8个左右的油耗,而你却觉得这个事儿无法接受。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不要随意的评价别人的消费行为,毕竟花的不是你的钱。
截止目前为止,这台车已经跑了 7000 多公里,选取了跑的最多的两个月的能耗情况给大家作为参考。可以看出,我是个并不喜欢辅助驾驶的车主,燃油和用电整体来看差不多也是对半。我的用车环境是有固定的停车位和固定的充电桩,因为有时候要需要给另外一台纯电车充电,所以并不是每天给理想ONE补电。
我选择的是销售比例最高的深灰色车漆,锁定订单之前我还在犹豫要不要试试那个科技蓝和深绿色,也没有贵多少钱,但是看了实物还是觉得,可能短期内那些颜色给你的感觉是新鲜的,如果把他们放在你设想的一些使用场景里,还是黑白灰更百搭一些。然而上台车是白色,又对黑色喜欢不起来,就只能选择灰色了。当时我是这么想的,灰色看烦了,大不了花钱贴个改色膜就好了呗。至于为什么选择棕色的内饰,是因为上一台 5系的棕色内饰就很喜欢,这次就不改了。轮毂用了2021款新增的双色运动轮毂,挺好看的,据说还能降低风阻,挺好。
了解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个标准的颜值控,但是理想ONE的工业设计真的谈不上惊艳,就比较中庸一些,不过还是有一定的车辆辨识度,尤其是他的星环日间行车灯。外观方面,我觉得还是见仁见智,毕竟每个人的审美标准都不一样。
整个车身超过了5米,比之前的5系还要长,还要比5系更高,如果比例不够协调,这个大块头看起来就会比较蠢。但是理想ONE车身线条还是比较流线和优美,车头略显厚重了一些,有肌肉感同时也有些许的灵动。
车尾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过于中规中矩了。胖墩墩的样子,唯一觉得比较漂亮的就是与车头星环日间行车灯相呼应的贯穿式尾灯。
我自己认为这台车最好看的视角就是这个斜上方45度角,显得车身非常修长,比例拿捏的刚刚好。
这台车的内饰做工还是相当可以的,大面积用到了真皮和软材质的包裹,没有廉价的硬质饰板露出。整体营造的感觉也不是说有多么的豪华,就看着特别的舒服,匹配自己30多万的售价倒是一点问题没有。至于车辆内部这四大块屏幕,我还是比较喜欢的,因为功能分区非常的合理,最主要的是理想ONE的车机UI十分的赏心悦目,这是我见过和开过的车里,除了特斯拉的UI能与之相比之外,其他的都不太行。
理想同学
车机语音助手,这个大部分品牌的车机都有,就像是手机里的语音助手一样。也许你没有使用手机里的语音助手的习惯,但是对于汽车上的语音助手来说,这个体验相当重要。因为在当我们驾车高速行驶的时候,很多手动的操作相对于语音指令来说,还是会更危险一些。理想同学我觉得就很聪明,它的聪明在于不断的迭代升级,可以后期成长学习,目前都已经可以连续对话,连续接收指令,而且能干的事儿越来越多。我经常用它来导航,听歌,搜周边,拨打电话,开启一些车辆的硬件等,还是比较高效和精准的。当然,孩子们也比较喜欢跟理想同学交流。如果后期可以支持自定义更改唤醒名字的话就更好了。
六座布局
如果车辆是超过5个座位的话,那么6座确实比7座要更加的实用,主要是从第二排到达第三排的体验感会更优雅一些。理想官方在今年也取消了7座版本的销售,看来6座和7座之间的选购比例出现了非常大的偏重。而且今年第三排空间又大了几公分,加上座椅可以调整靠背倾斜角度,就算是身高在1米7左右的成年人,坐在第三排也不会难受。这样以来,第三排就不再是小板凳的感觉,而是完全可用的存在。6座的状态下,后备箱居然还可以放很多东西,一个大箱子和一个登机箱,再加上一个大背包都没有问题,这一点是我比较惊讶和满意的,比丈母娘家里的那台广汽GM8的后备箱大多了。
通风加热按摩
之前开5系的时候,在夏天非常羡慕别人有座椅通风,冬天就比较羡慕方向盘加热。这些小功能其实增加不了多少成本,但是出厂标配就非常能提升用车体验。2021款理想ONE居然还增加了座椅按摩,这个是之前没有想到的。但是说实话,这个座椅按摩的力度和舒适度,聊胜于无吧,在长途驾驶的时候还是能稍微缓解一下腰酸背痛的。
娱乐至上
四块屏幕里最能体升幸福指数的就是这块娱乐屏了,你可以理解成一个智能影音屏,是独立的系统,可以与中控大屏互联。能干的事儿挺多,看定影,追剧,车内唱K,播放动画片哄娃等,随着车机系统的升级,后期会支持更多的APP。同时它也会有单独的蓝牙模块,可以单独连接蓝牙耳机使用,这样以来,副驾驶追剧完全不会影响司机开车了,够细节。
动力充沛操控灵敏
有人会说,这可是新能源汽车,提速快不是应该的么?你说的对,不管应不应该,这台5米出头的大块头,两吨多的重量,还能达到0-100km/h只需要 6秒多,真的很满意了。而且方向盘调校的很运动,我这个开宝马8年的车主,初开理想ONE,依然觉得转向很灵敏,响应迅速。再搭配着全车的雷达和全景影像,连我媳妇儿都说特别好开。如果你担心块头太大,一定要去试驾一下,只要不是新手,有一些开车经验的都会觉得比较容易上手。
还有一点比较强烈的感受就是,这台车即便是纯电的模式下,开着也挺像油车的感觉,不会像特斯拉那样贼猛,嗖一下就蹿出去了。这台车不会有很强的动能回收效果,我通常也把动能回收的模式调整为标准,不太喜欢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容易晕。当然这不是什么优点也不是什么缺点,适应之后就好了。
辅助驾驶
虽然我不怎么热衷于用辅助驾驶,7000多公里的里程中,辅助驾驶还不到1000公里。但是在我有限的辅助驾驶体验过程中还是挺放松的,确实可以减少长途驾驶的疲劳感。最近的一次车机OTA直接增加了理想自主研发的导航辅助驾驶,在高速和城市高架上试过几次,能实现自动上下闸道,自动变道,还能自动加速和减速,有点意思。可能现在理想ONE自己的NOA水平还比较的入门,但是后续的所有辅助驾驶的升级迭代都是免费的,不需要额外花钱,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售后体验
提车这么久,总共跟理想的售后打过三次交道。
前段时间,车辆行驶6个月,需要做一次免费的常规保养,当然保养也很顺畅,整个流程都可以在APP上有状态显示。保养之后,我就办理了理想的PLUS会员,这个会员我感觉就像是在薅理想的羊毛,因为太划算了:1年期QQ音乐会员+ 1次保养(599元)+ 不限次数售后代驾取送车+商城里的商品特价购等权益。还有一些车友开发出关于机场取送车的新玩法,更省钱,自行搜索吧。
除了以上这些,其实还有很多不错的体验,比如对外放电这个功能对于喜欢露营的朋友们来说太爽了,还有女王副驾,防眩目后视镜,远程定时开启车内空调,小憩模式,蓝牙钥匙,自带的行车记录仪超好用等等,这些小细节只有车主能够GET到,也确实能给用车体验加分不少,回头整理一下,慢慢分享给大家。
首先是续航方面,其实我觉得170km(实际纯电150km左右)的纯电续航里程稍微有些不够用,毕竟这台车在纯电模式下体验是最好的,如果能增加到200多公里的续航,那就更好了。
其次,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如果你真的把电池的电量跑到了17%,这个时候高速行驶,增程器需要高转速的满负荷运转,噪音确实大了点,且整车的动力也会变弱,体验大打折扣。当然这种情况也是可以尽可能避免出现的,那就是充满电之后,用油电混合模式开,或者是一直采用燃油的模式开,这两种模式都比较适合充电不太方便的车主采用。在电池电量充足的情况下,理想ONE总是贼猛的动力输出,和增程器非满负荷运转所产生的可以接受的声响。
如果可以,下一代车希望增加方向盘的电动调节,这一点的缺失我觉得跟整体的内饰所营造出来的氛围是不太匹配的。
座椅相对于2020款理想ONE来说确实是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在我看来,就是软了一些,并没有在包裹性,支撑和舒适的平衡方面做到足够的好,这一点可能有些挑剔了,但是我希望下一台车或者理想ONE的再次改款,可以做到更好,毕竟用料方面已经做到很好了。
还有一些问题,随着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你的态度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前段儿时间我还在跟朋友吐槽那个增程器声儿在冬天的时候有点大,可是我最近开朋友的奔驰,我发现怠速的时候那个发动机的声音大家都一样,可能是因为我太长时间没有开纯油车的缘故,没有对比。所以在增程器介入的时候,用油车来看待理想ONE的话,它的表现就是正常的。
其他的诸如电吸门(最新消息,电吸门一个月内就可以加装)、更好的音响、空气悬架等都属于追求极致的体验了,如果说这些变成加钱可以选装的情况,又跟理想汽车一台车一种配置,不让客户纠结的初衷相悖。所以,可能这就是厂家取舍的问题了吧。
目前,写到这里,洋洋洒洒几千字,我感觉我对理想ONE的认识又深了一些,我似乎更懂李想造这台车的意义在哪里。前两年说理想ONE就是脱裤子放屁,工业垃圾的人,看到理想凭借ONE这一台车所创造的辉煌成绩,你们还在疑惑吗?还在谩骂吗?别折腾了,你们始终不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个人的需求都不一样,人与人的成长环境也不一样,不同人的购买力也差别很大,我们得允许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存在,你不必认同,只需要坦然接受就好。10万+的用户用真金白银的投票选择,说明这一次理想ONE的方向是对的,作为交通工具,它真的在帮一部分人解决真实存在的问题,这就是价值。
如今作为理想车主更有信心了,看着这个品牌发展的很好,现金流非常稳定,虽然是新势力造车品牌,但是完全不会担心明天的理想汽车还能不能为车主提供稳定和优质的服务,这种感觉真的很棒,很踏实。就像是房地产开发商,当他快要倒闭的时候,住着他们的房子,你能心安吗?
理想汽车,未来可期,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