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談:周深《光亮》〈紫禁城〉紀錄片第六集〈餘暉〉主題曲 以及明朝末代皇帝崇禎 (篇325b)
2022/01/23 頭條文章(篇325b)篇二
…...前續(篇325a)
2022/01/23
續(二)明朝皇帝簡介
P(16)明思宗·朱由檢(1611-1644)
明思宗·朱由檢(1627-1644),16歲登基少年天子,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明熹宗異母弟。改元崇禎(1628-1644),後世稱為崇禎帝。崇禎帝繼位後大力剷除閹黨,勤於政事,生活節儉,曾六下罪己詔,是位年輕有為皇帝。可惜其生性多疑,無法挽救衰微的大明王朝。在位期間爆發農民起義,關外後金政權虎視眈眈,國家處於內憂外患的境地。崇禎十七年(1644),李自成攻破北京,朱由檢自縊於煤山,終年三十四歲。
清軍入關後,以禮改葬於明十三陵中的思陵,諡廟號懷宗(後取消)。南明弘光帝諡廟號思宗,後改為毅宗。隆武帝改廟號為威宗,史學家多用弘光帝諡的廟號思宗。
朱由檢幼年坎坷,因父親朱常洛是皇祖父明神宗(萬曆帝)所厭之太子,母劉氏生下朱由檢(1611/01/06),她又是太子所薄之婢妾,不受寵愛。五歲時(1616年),劉氏獲罪,被父杖殺,交由庶母西李(李康妃)撫養。李康妃1610年生有皇四子朱由模,4歲(1614年)夭折。朱由檢比李康妃同是1911年生下的樂安公主(皇八女 搜不到出生日期)朱徽媞,最多大十一個月。
以西李之性情,相信朱由檢一如皇兄般受到虐待。幸好數年後(搜不到年份)改由慈厚的庶母東李(李莊妃),撫養至天啟四年13歲(1624年),東李逝世。其異母兄已登基四年,朱由檢是明熹宗僅有的弟弟,應該得到很好的照顧。
崇禎帝在位十七年紀事(参考自百度維基等網絡)
1)剿除閹黨
崇禎帝即位後,勤於政務,大力清除閹黨。天啓七年十一月貶魏忠賢鳳陽守陵,下令逮治,魏忠賢自縊而死。隨後殺其羽翼客氏(熹宗乳娘),崔呈秀自盡,其閹黨260餘人,或處死,或遣戍,或禁錮終身。平反冤獄,重新啓用天啓年間被罷黜官員。起用袁崇煥為兵部尚書,賜予尚方寶劍,託付他收復全遼的重任。
2)大旱蝗災不斷 瘟疫漫延全國
a)自崇禎元年(1628)起,中國北方年年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
旱災引蝗災,災情更加嚴重。陝西官員曾上疏「百姓食蓬草,蓬草完,剝樹皮,樹皮完,吃觀音土,腹脹而死。」
b)崇禎九年至十六年,多種疫症包括鼠疫流行。十三年江南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並災,十五年持續發生旱災和流行大疫。盜匪與流民四起,各地民變不斷爆發,李自成、張獻忠等人藉此而起。
3)袁崇煥死 祖大壽洪承籌投降後金
a)在東北,努爾哈赤萬曆年間經30多年征戰,統一女真部族。正式稱汗,建立後金,開始攻明。
b)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中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多次擊敗進犯後金軍。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不肯入閹黨而辭官回鄉。
c)崇禎帝啟用袁崇煥出任兵部尚書,督師薊遼,平息後金叛亂。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用大砲打死(徐光啟改良之西方武器),子皇太極繼承汗位,再次攻明,為父報仇。
d)崇禎二年(1629),袁崇煥擊退皇太極,解京師之圍,魏忠賢餘黨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皇太極趁機實施反間計(清文獻所說 未能證實)。崇禎三年(1630)八月,袁崇煥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遭凌遲處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實則家無餘財。
e)袁崇煥死,副將祖大壽聞訊大驚,率部下毀山海關而出,直奔錦州,投奔後金。祖大壽給外甥吳三桂寫招降書,吳三桂不從。祖大壽投降後,崇禎帝派薊遼總督洪承疇統領吳三桂等八總兵,共十三萬人前往救援錦州。洪承疇鎮壓李自成之戰中,立了大功。但在錦州被圍了六個月,食盡,被俘,投降後金,吳三桂逃走。錦州之戰標誌著明朝在遼東防禦體系的完全崩潰,在關外只剩下寧遠一座孤城。.
f)評論袁崇焕:
明清史學家孟森〈明史講義〉:「毛文龍東江之兵,始以朝廷無軍餉而藉口通商,以違禁物與敵為市,敵乃大得其助,而崇煥治兵,請管東江之餉,而文龍拒之,以與敵通市為利,又不欲以領餉而暴露其兵額也。崇煥斬文龍,編制其兵,核實其餉,東江正可有為,乃身即被戮,毛兵亦無所依賴,自相屠殺,相率降清。論者以此為崇煥之罪,不以為殺崇煥者之罪,至今尚糾紛不已,是用揭之。」
4)稅收的傾斜
a)魏忠賢惡貫滿盈,崇禎帝鏟除閹黨自是應該。但一直成長於深宮的少年天子,缺乏理財識見,在革除魏黨施行之政策時,竟然順從士大夫建議,減低商賈的工商稅。魏忠賢的擅權枉法中,唯一做了的一件好事,就是加大力度對江南富遮地區的工商業,以及全國的鹽業、採礦業等徵稅,完全符合現代社會政府的理財方式。
b)明末明穆宗海禁解除後,工商業及對外貿易發達,以前士農工商階級分層社會的結構已改變了。閹黨滅,代之以東林黨,士人多來自江南地區,為維護江南工商業發達地區利益,以「不與民爭利」藉口,減富裕地區的工商稅,令國家少了一大收入,主要收入只能靠田賦稅,國庫空虛。
c)前朝已有邊患,打遼東後金,邊防和軍隊需要錢,魏忠賢通過大力徵收工商稅使軍費有了著落。如今仗還要打,錢從何來?於是加重田賦稅,北方地區大部份的農民,都是小農戶,農民因為賦稅沉重而民不聊生,於是民變四起。
d)明太祖朱元璋的分封藩王制度二百多年後,後遺症逐漸出現。藩王不許離開封地,對宗室則規定「不得預四民之業,士宦永絕,農商莫通。」,生活費由朝庭供給。藩族人數越來越多(20萬),對朝庭來說是沉重負擔。
e)自明憲宗·朱見深擴皇莊兼併土地開始,其後代子孫在封地內也兼併土地,造成自耕農數目減少,成為佃農;或其淪為流民時,對社會秩序造成衝擊。 還有藩王及各級官員都不用納稅,有些富人甚至串同他們,把產業掛名其下以逃稅。
5)東林黨之黨同伐異
a)萬曆之前,明以農業稅為主。明末資本主義萌芽,工商業發展,經張居正稅制改革,由農業稅轉移到工商稅。極大觸動江南工商利益集團,他們資助才華出眾的讀書人考科舉、做官,最後官商勾結形成東林黨。現代政制都有政治獻金捐獻,但有數目限制及公開,讓選民來參考。
b)明末東林黨,文人除了迂腐於儒家思想中之糟粕外,許多已變質腐化為貪財、貪生怕死之小人。看崇禎煤山自縊前,要求臣子以死殉國時,除了妹夫駙馬鞏永固,樂安公主妻剛死家中停棺,跪拜領旨,顯其氣節外,其他臣子都爭相雞飛狗走。
c)他們昧於時勢,落後於世界工業革命的大潮流。反對崇禎帝重用西學先驅者除光啟(明末數學家、天文學家、農學家等),令一線生機也斷送了。昧儒認為訓練火器營、紅夷大炮、天文、地理、測繪、火器製造,旁門左道西洋小技。劉宗周堅決反對製造火器說:「臣聞用兵之道,太上湯武之仁義,其次桓文之節制,下此非所論矣。」
d)徐光啟,萬曆三十二年(1604),中進士,三年翰林館期滿,授予翰林院檢討,其後丁父憂回鄉,萬曆三十八年(1610)官復原職。徐光啟是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國近代科學技術領域的先驅者。明末危亡之際,他憂國愛民、清廉勤政,傾心竭力以實學救國利民,在西學東漸,引進西式火器和發展明軍炮兵抵禦後金,引種美洲外來的番薯、玉米、甘薯等農作物以補穀麥糧產之不足,改良種水稻等高產抗逆作物,提供巨大貢獻。他不恥於魏忠賢,為閹黨所排擠而辭官。
e)崇禎元年(1629),徐光啟官復原職。崇禎五年(1632),徐的得意弟子孫元化在激烈黨爭中被殺,徐光啟拼盡全力挽救,卻於事無補。面對無休止的黨爭和漸漸頹敗的遼東戰局。次年,徐光啟在憂憤中病逝,享年72歲。他為官清廉,家中除幾件衣物及著述手稿外,無餘物。
6)遼東軍事
明太祖以武將有兵在手,為防其謀反,制定由文臣統領武將,所以經略職位,多由進士統領。晚明,只有極少數的幾個文官挺身而出,轉文從武,不顧自己的政治前途和個人安危,為捍衞國家而奮鬥。
萬曆四十六年(1618)正月,努爾哈赤向明朝宣戰。1619年,第一場關鍵戰役--薩爾滸之戰爆發。明神宗任命楊鎬率領四路明軍合擊後金軍,軍事情報泄露,後金早有準備,結果後金以少勝多,大敗明軍。天啟元年三月(1621),努爾哈赤攻克瀋陽城,遼東城市接連失陷,成為後金領土。遼東戰爆發後,明任命官員專責主事戰事,是為遼東經略。前後經略共八人,其中能勝任而有所建樹僅得熊廷弼,孫承宗,袁崇煥三人。
a)熊廷弼
*熊廷弼是文武通材,先中湖廣武舉鄉試第一名,後棄武就文,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熊廷弼三次經略遼東,其功主要在固城防守,後金一年多內不敢輕進。
*熊廷弼在遼東巡撫任期間督造軍器,修繕城堡,調兵遣將扼守各衝要地點,互為應援,守備大固。他還親巡瀋陽、撫順,相度形勢,召置流移,安定民心。熊廷弼的策略是以守為主,反對浪戰,主張三方佈置並聯合朝鮮牽制後金,卓有成效。
*天啟二年(1622),王化貞、熊廷弼兩人因「廣寧之戰」敗仗被補候審,其間,魏忠賢不顧國家安危,只因猜忌,藉寃殺熊廷弼以打擊東林黨。
b)孫承宗
萬曆32年(1604)進士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編修,入翰林十年。萬曆四十七年除正官職外,兼翰林院侍讀,方始為明光宗·朱常洛(37歲)的帝師,之前朱常洛是與諸王子一起接受其他侍讀的皇家教育。萬曆四十八年明光宗繼位僅一個月即駕崩,年僅16歲的皇長子明熹宗·朱由校繼位,孫承宗以左庶子充當日講官(講解經學)。
天啓元年(1621),後金進攻遼東,瀋陽、遼陽先後被攻陷。孫承宗以知曉兵事,被推舉主持遼東防務,但明熹宗不想讓孫承宗離開講席,二次上疏都不同意。(1622)天啓二年,孫承宗自請為督師,主事遼東軍務。
孫承宗在明朝對後金作戰連連敗仗後,危急關頭,朝庭無人可用之時,自動請纓代替王在晉成為薊遼督師。在遼東四年的成就:
*他鞏固關寧錦防線,統領軍隊十一萬,收復失地四百餘里。
*他選拔培養了如馬世龍、袁崇煥等一批文武將領。
*修築大城九座,小城堡四十餘座,屯田五千多頃。
*安置戰爭難民近百萬,逼迫努爾哈赤後退七百里。
*孫承宗通過練兵、軍屯、引進火器等手段,加強了遼東明軍的戰鬥力,形成了寧錦防線,鞏固了遼西諸城,無論是進攻還是防禦,都可以掌控自如。孫氏策略是宏觀的從整個遼東戰事來佈局,現在時機成熟了,於是奏請熹宗明軍要進行反擊戰了。
*豈料又是魏忠賢此奸佞之徒,猜忌孫承宗是內閣大學士又手握兵權,豈能讓你立此不世之功?所以進讒攻擊孫承宗,孫受彈劾,被迫辭去職務,反攻計劃被否決。
*不要再為魏忠賢洗白了,什麼崇禎帝若不誅魏忠賢,明朝不會亡!崇禎帝不能用孫承宗,真的可惜!若假以時日,孫收復全遼,並非絕無可能。這是天意使然吧!加上崇禎帝後來冤殺袁崇煥,自斷已之臂膀,國不亡幾稀矣!明熹宗昏庸無能也就罷了,還遺言弟弟要留用魏忠賢!
c)袁崇煥
*袁崇煥萬曆四十七年(1619)進士,官至兵部尚書兼右都御史,督師遼東軍務。孫承宗雖被迫走出廟堂,但他所訓練之遼東精鋭部隊仍保留下來,依然發揮作用。明軍寧錦防線之後逐年收縮,但山海關仍能阻隔後金鐵騎,數十年沒被攻克。
*取代孫承宗的遼東經略高第,下令撤掉寧錦防線。袁崇煥固執己見,獨自堅守寧遠,孫承宗四年的修城固牆、練兵之勤、引進火炮之力,發揮作用了。天啟年間,袁崇煥多次擊敗後金軍的進犯,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寧錦大捷,遏制後金的猛攻,是明軍多年未見有的捷報;但因受魏忠賢之排斥,被迫辭官回鄉。
*明思宗·朱由檢即位後重新啟用袁崇煥,但不久,他被崇禎帝下獄,以「咐託不效,專恃欺隱,以市米則資盜,以謀疑則斬帥」等罪名處死。
*那些罪名如「咐記不效」,只是一年,還有四年可待,怎能以效果不彰而罪之。
*以「謀疑斬帥」,毛文龍罪證俱在,袁殺他有點魯莽。如給他多些時間,雖未必能徹底平遼,殺毛文龍後的影響,其部屬經他安撫後可能穩定下來。
明清史學家孟森曾為袁辨:「若使崇煥久任以處其責,何至視劉氏兄弟與陳繼盛相屠殺,而卒令耿仲明、孔有德、尚可喜輩遂為清廷佐命哉?」
*崇禎多疑之性格,對袁崇煥不信任。袁率軍趕回北京欲解救後金之攻城 ,兵疲馬倦中,不許袁軍進城。袁軍被迫城外駐紮迎敵,奮戰下擊退了皇太極,解除了京城之凶險,不但無功勞,反因被猜疑通敵罪下獄。
*「以市米資盗」更是荒誕,朝庭軍餉一直不來,軍隊欠薪,士氣低落,不得不賣若干軍糧予蒙古,換取銀兩支付軍餉。通天眼那能預知蒙古其後會投靠後金成其附庸,皇太極包抄經過蒙古來攻明。
7)甲申南遷建議
面對內外交困,北京城快要破了,崇禎帝的選擇就是放棄北京,南遷到南京,這不失為上策。崇禎曾三次想過,若能果斷實施,還可為明延長國祚。
a)第一次
早在崇禎十六年(1643)四月,崇禎帝感覺北方守不住,有遷都念頭。皇嫂懿安皇后聽聞此事,問之於周皇后,周后馬上給崇禎說此事,崇禎只能作罷。
b)第二次
*崇禎十七年(1644)正月,朝中有大臣提出南遷避禍。臣子李明睿、李邦華、呂大器被崇禎召見,當帝問策略,李明睿直言朝廷危急,唯一選擇遷都南京。崇禎:「此事我已久欲行,因無人贊襄,故遲至今,汝與朕合,但外邊諸臣不從,奈何?此事重大,爾且密之,切不可輕泄,泄則罪坐汝。」。
*崇禎當夜召李明睿,問南遷具體計劃,諸如中途接應部隊,統領人員,中途駐紮地點等,李明睿都一一作答。崇禎確是想南遷,江南形勢比北方好,江北各地尚有五位總兵駐守,比北京安全。
*第三次
崇禎十七年(1644)二月,臣子李邦華和李明睿再次上疏請「太子監國南都」和主張「皇上自然守社稷」,崇禎帝看了李邦華的奏疏之後表示「得疏意動,繞殿行,且讀且嘆,將行其言」,南遷議案朝堂上討論。庭臣持反對態度,光時亨指責「李明睿南遷為邪說」,受到崇禎訓斥。大臣遂不敢議論南遷事,在輿論脅迫下,崇禎帝只得堅守北京,直至煤山自縊。諷刺的是-- 在帝前阻撓南遷的光時亨,城破時竟然是率先投降李自成,而倡議南遷的李邦華自殺以殉國。
上二圖:明思宗·朱由檢自縊處補植槐樹(原樹文革時被毀)
8)崇禎帝評價(摘自百度百科)
a)儘管崇禎帝志向遠大、勵精圖治、宵衣旰食、事必親躬,但他既無治國之謀,又無任人之術,加上他嚴苛、猜忌、多疑,對大臣動輒怒斥、問罪。
b)因為不信任文武百官,崇禎帝還頻繁地調整官吏,17年間他竟然換了17個刑部尚書和50個內閣大學士。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既不肯也不敢請纓效命。無奈之下,崇禎帝只好培植私人勢力,重新起用大批太監。
c)與此同時,崇禎帝雖屢下罪己詔,然苛捐雜税層出不窮,民不聊生,而明末的眾多農民起義也正是其苛政的後果。此外,在遼東戰局屢敗之時,不納周皇后遷都之諫而失去最後機會。從南明諸政權觀之,朱明皇室在清朝管治下,其號召力依然是有的。
d)明清史學家孟森:『「思宗在萬曆以前,非亡國之君;在天啟之後,則必亡矣!」。崇禎帝雖有心為治,卻無治國良方,以致釀成亡國悲劇,未必無過。崇禎帝「苛察自用,無知人之明,不知恤民。」。帝用人不彰、疑心過重、馭下太嚴,史稱「崇禎五十相」(在位十七年,更換五十位內閣大學士、首輔),加速了明王朝的覆亡。』
e)清人鎖綠山人在〈明亡述略〉中評崇禎:「莊烈帝勇於求治,自異此前亡國之君。然承神宗、熹宗之失德,又好自用,無知人之識。君子修身齊家,宜防好惡之癖,而況平天下乎?雖當時無流賊之蹂躪海內,而明之亡也決矣。」
f)多爾袞:「①崇禎之亡,天數已定。彼時總有良臣,也濟不得事。②崇禎皇帝也是好的,只是武官虛功冒賞,文官貪贓壞法,所以把天下失了。」
(三)歌曲介紹
明朝的十六個皇帝中,還欠六個皇帝正德帝、嘉靖帝、萬曆帝等未整理好,在撮寫過程中,深深體會到專制的大明封建皇朝,由至強盛始,其間偶有中興,但趨向沒落,是必然的結果。這都是由於制度的僵化,殘暴的管治,腐敗的朝政,宦官的擅權,東林黨與宦官之爭權,不恤民間疾苦引致民變,以及外敵入侵等等因素引致滅亡。
崇禎帝的亡國,得到許多史學家的同情,是先祖留給他的爛攤子(悲劇);因為他自奉慳儉,勤政好學,事必親躬,比一般只顧享樂的皇帝好許多;可惜他才能有限,處事施政,欠缺果斷,無承擔大事之魄力,例如對後金是戰是和,對農民軍是招是剿,對首都是遷與不遷,瞻前又顧後,猶豫不決。
他還有一點先祖嗜殺的遺傳,十七年裏所殺的文臣武將中,有些是忠勇之士;有些即使有罪也不至於死。
他不會予以武將載罪立功機會,戰敗即死,迫使他們投降敵人。陳新甲奉密旨議和,事泄竟殺之,那還有人敢言議和!至於臣子同意南遷否?若遷都後生事故,會否被殺未可知!這都是他性格上的缺失,没有承擔責任的氣魄,盡把過失遷於他人。明之亡,他是有責任的。
轉貼詞作苟璘大大2021/11/06博文:
「這是一首在宏大歷史中,獻給那些微小生命的讚歌。面對600年紫禁城,太多人的生命都微不足道,然而真正可怕的渺小,不僅來自於時空,更來自於,當我們被世界輕視時,內心都曾有過的全部沮喪。
但就算是在漫長的時間裡,浩瀚的宇宙中,我們用盡全力燃燒生命的光芒,不過付之一炬,不過了無踪跡,但我們卻因此看見了自己的熱情,聽到了自己的心聲,這也許便是真實活過的意義吧。
你是攜帶療愈使命來到人間的天使,那麼,繼續幸福地歌唱吧,繼續乾淨地發光吧。照亮那些需要被你照亮的人。@卡布叻_周深 紫禁城的今夜,為你閃亮。」
鏈接:
https://m.weibo.cn/detail/4720617288897515
官方是如此宣傳曲子:
『這首歌曲的背景映照了明朝末代皇帝崇禎(明思宗·朱由檢)的心聲。歌詞在意境上以時空的對話感比擬了如果歷史可以重來,相信崇禎帝絕不會放棄人生志向,也會如普通人一樣,沿着光亮尋找新生的方向。
歌曲《光亮》充滿力量,通過吶喊尋找光亮,表達了在命運面前堅持努力,尋找生命的一線生機,絕不放棄「光亮」的希望,做「最無畏的你」。』
《光亮》〈紫禁城〉大型紀錄片第六集〈餘暉〉主題歌
演唱:周深(2021/11/06)發佈
作詞:苟璘
作曲/編曲/制作人:錢雷
吉他:高飛
弦樂編寫/弦樂監棚:胡靜成
弦樂團:國際首席愛樂樂團
配唱/錄音:徐威@52HzStudio (Shanghai)
伴唱:周深/錢雷
戲腔指導:董炳義
混音/母帶:趙靖BIG.J@SBMS Beijing
特別鳴謝:周深工作室
〈紫禁城〉第六集〈餘暉〉雖然主要是說明朝的滅亡,崇禎帝是該集主角,但詞作苟璘大大在他的博文裏已說出:「這是一首在宏大歷史中,獻給那些微小生命的讚歌。」。所以歌曲說的不祇是崇禎帝,還涵蓋了紫禁城600年來的滄桑悲喜。曲中所說的「光亮」就是人的生命力,能與天地對抗的頑强力量。曲子的旋律非常優美,是流行曲式,並非國風歌。不見有用蕭、笛、琵琶等樂器,用的是電子琴鍵、鼓、吉打等流行配樂,還用了古塤。
流行曲巧妙地繫上了戲腔與唸白,蒙太奇電影鏡頭,穿梭二次由現代切換到了明朝及清乾隆暢音閣戲樓,我們仿似穿越了時光,回到幾百年前的明末,看著崇禎帝,殫精竭慮為他日薄西山的大明帝國籌謀;看到清乾隆帝戲樓裏觀戲。這個編曲,令現代流行電子音樂與京腔韻白兩者渾然一體,融合得天衣無缝。短短五分鐘的曲子,彷如一齣時空交錯的電影,細說紫禁城600年來歲月的滄桑,隔空而來的歷史感,引起聽者無限的感慨!
A)主歌1 旋律1
『海上 一陣風吹起
白雲湧向陸地
季風帶走沙粒
四季 冷暖的交替
多鮮活的生命
又枯萎的痕跡』
【一開始是微響的電子樂器作前奏,周公子中音起調,平緩地唱出主歌。透過歌詞闡述了環境「海、陸、空、白雲、風沙」及「季節冷暖交替」,時光流逝中,一種滄海桑田,物是人非感覺頓然而生。紫禁城600年來,不知多少「鮮活的生命」,在歷史長河中被葬送,留下「枯萎的痕跡」,只存在書牘殘墨裏,在紫禁城的一亭一閣,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中:
a)文臣廟堂被廷杖死、被彈劾死,刑場被腰斬死、被凌遲死;
b)武將沙場戰死,因敗仗被賜死;
c)宮娥妃嬪被殉葬死;
d)假若歷史可以重來的話,朱由檢會否反省檢討自己的缺失?】
B)副歌1 旋律2
『是奔跑中 突然襲來的風雨
是黑暗中 一根火柴燃燒的光明
也許你猜不透 未知的宿命
像流星飛翔著 它卻不知目的』
【從主歌過渡到副歌1,音域提高了,小友說是用弱混唱法。嗓音帶點悲涼,背後和弦是安靜的,琴音輕柔地了彈著,仍然是温柔地訴說明朝的那些事宜。說到了宿命,立刻想到:
a)生為皇朝正統繼承者的宿命,一若喜愛做木工的明光宗·朱由校,時光若能穿越,他若活在現代,將會是個舉世知名的藝術家,會是多麼的逍遙,會活得多麼的恰意!
b)明思宗·朱由檢,16歲的少年崇禎帝,茫然中,只能接受大明二百多年承繼者的宿命,沒能逃避!
c)如果歷史可以重寫,他會否不自縊?不殺么女?不斷長平公主臂膀?不要求周皇后、皇嫂懿孝皇后以及臣子殉死......?不知道?因為歷史是沒有如果的!】
C)副歌2 旋律3
『可是啊 我卻 卻願意相信
最渺小 最微弱 最柔軟 最無畏的你
用盡了全力 努力地回應
再無邊 再無盡 再無解 總有一線生機
光亮你自己』
【和弦仍然是安靜,琴音仍單獨伴彈著,但力度有了小小的加強 。周公子的聲音太好聽了,婉約溫柔的嗓子,撫慰著人世間所有的傷痛,正如詞作大大所說的治癒感覺。
「渺小」的生命,一剎那間就灰飛湮滅;生命短暫如白駒過隙,如蜉蝣之於天地,渺如「滄海之一粟」;可是,生命雖然渺小,可是「最無畏的你」,都要「用盡了全力 努力地回應」才會釋然。只要還活著,請給自己一個小小的夢想,小小的希望;因為「再無邊 再無盡 再無解 總有一線生機 光亮你自己」;那「一線生機」,那一點「光亮」,即使微弱如螢火,生命都要掙扎著存活下去。
朱由檢也許覺得苟活受辱,不如殉國死得轟烈,有點傑克·倫敦名言「寧化飛灰,不作浮塵;寧投熊熊烈火,光盡而滅;不伴寂寂朽木,默然同腐;寧為耀目流星,迸發萬丈光芒;不羨永恒星體,悠悠沉睡終古...」的味道吧!他的死亡,可能就是他那一點點「光亮」,對朱由檢來說,是他的大解脫,身上的重擔可以卸下了,宿命的悲劇可以落幕了吧!】
間場音樂
(弦樂開始起動了,貝斯節拍清楚聽到,然後接到京劇戲曲的唸白。)
戲曲唸白:
『莫聽穿林打葉聲
一蓑煙雨任平生
暢音閣裡終一敘
六百年一粟 滄海一夢』
【化用了蘇軾著名的〈定風波〉中兩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一蓑煙雨任平生」。 此詞是他被貶謫後,野外遊中遇雨,同行者皆狼狽,他獨不覺,已而遂晴;從生活小節顯示他曠達灑脱胸襟,加強前段歌詞「光亮了自己」的勵志成份。暢音閣是紫禁城裏一座戲樓,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用了四年才建成。戲曲唸白引領我們穿棱回到幾百年前的明清年代,感受紫禁城裏,歷史時空感的縮影。
整段戲曲唸白背後的和弦大起動了,加入了鼓點後,氣勢更顯。弦樂層遞式加強了力度,是為下段副歌2作鋪墊。】
C)副歌2 旋律3
『可是啊 我卻 卻願意去相信
最渺小 最微弱 最柔軟 最無畏的你
用盡了全力 努力地去回應
再無邊 再無盡 再無解 總有一線生機
光亮你自己~』
【重唱副歌2一次,今次是吶喊式的強混,周公子唱出無比恢宏的磅礴氣勢,是全曲高亮的爆發段。第1句「卻願意去相信」和第3句「努力地去回應」中,「去相信」以及「去回應」是小深深和音二重唱啊!還有最後一句「光亮了自己~」,「己」之延長音一直延至戲腔前的「啊」,完美的音色過渡到戲腔。
和弦大起動中,鼓點一直敲着,貝斯的拍子響著。還聽到很明顯的,不知是什麼的節拍器,一下一下的,熱鬧極了,更為曲子疊加了磅礴氣勢。】
啊~
戲曲唱腔:
『莫聽穿林打葉聲
一蓑煙雨任平生
暢音閣裡終一敘
六百年一粟 滄海一夢~』
【前段戲腔唸白前是間場弦樂,今段旦腔前轉為「啊~」這超強音的吶喊,直冲雲霄,響遏行雲!之前未見他如此處理戲腔的,又是他新的點子。
我不懂京劇,只覺得旋律很美,旦腔非常動聽。小友說,他的旦腔字正腔圓,非常正宗。我至愛前後兩段戲腔「滄海一夢」裏,那「夢」字,百囀千廻,韻味無窮。還有動聽的「啊~」和音伴隨著,真是絕了!旦腔背後的和弦和前段一樣,持續著熱鬧和氣勢。】
D)副歌3 旋律3(周深吟唱 錢雷和音)
『啊~啊~啊~
啊~啊~
無論目的~
啊~啊~
最無畏的你~
啊~啊~啊~
啊~啊~
不問宿命~
啊~啊~
最無畏的你~』
【最後由戲腔切返回流行唱法以收結曲子,為曲子寫下完滿的句號。這一段副歌3,也是全曲的亮點,旋律非常美,唱法非常特別。「最無畏的你~」之前後,是三句和聲二重唱(錢雷和音),有別於一般其他的曲子,層次豐富極了。吟唱,周公子是最優以為之,這種唱法,更顯出他嗓子的優點,難怪一枝獨秀,拿取四個音樂榜的十大金曲獎了!】
~ 曲子完 ~
b站:周深《光亮》周深資訊站 MV5.40
https://m.bilibili.com/video/BV1AL4y1W7LN/
油管:周深《光亮》海蝶音樂 MV5.05
https://youtu.be/YU2nse4Ohe8
b站:2021/11/25卡地亞雙面魅力派對 周深現場演唱《光亮》與《美好的世界》
https://b23.tv/bcqYdoH
待續(篇325c)篇三......
2022/02/18
後記:
因撮寫曲子上載第一線音樂雜誌2022年三月份608期,搜了曲子所獲獎項,現轉貼於此。
1)〈微博之夜〉2021年度人氣音樂作品
2)2021騰訊音樂榜十大歌曲
3)2021騰訊音樂由你榜年度盤點 6周總得分TOP6
4)2021中國移動第15屆《音樂盛典咪咕匯》年度十大金曲
5)新浪音樂2021年度十大歌曲
6)微博2021第四季度十大MV。
字數(10,160)
b站:簡體字版上傳b站(篇325b)
https://b23.tv/QqXsQCd
喜歡我文章的小友,因為我進不到超話,可以的話,請多多轉發!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