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投资或交易中,我们为何会选择业绩好逻辑更好的股,而不是垃圾股呢?理由无非是长期看来,业绩好的股上涨概率更大,垃圾股的风险更大。
那么,我们又为何倾向于选择上升趋势的个股呢?其实理由也是一样的,为了获得概率优势,在上升趋势中做交易,胜率会更高,赚钱的概率更大,而下降趋势做交易胜率会明显降低,更容易亏钱。
上面两个条件都是能获得概率优势的。
那么,最好的情况其实就是上面两个条件相结合,即:好股走出上升趋势。其实,这就是3L体系的底层逻辑。3L体系本质上是在优质股上面做择时的系统,所以才有三个条件,动量主线、最强逻辑和量价择时。
但是市场确实是有某些阶段,真正业绩好的优质股不涨,没有上升趋势,而垃圾股却满天飞,走出了强劲趋势,比如这段时间,真正逻辑好的板块或个股不涨甚至反跌(也有一个原因是过去两年好股涨得太多),而一些看似逻辑不够基本面一般的板块或个股走势强劲。甚至,同一个板块内,真正相对基本面较好的股走势一般,而一些垃圾股上天。
好股走出上升趋势,这是两个条件,好股+上升趋势。如果只具备其一,这里就面临着两个选择:
1、要么舍弃或放松“好股”这个条件,仅仅尊重趋势,毕竟很多垃圾股也在走趋势,不管逻辑,不管基本面,就是纯粹的跟随趋势,哪怕是垃圾股走趋势,也跟。这样可行吗?
2、要么舍弃或放松“上升趋势”,只尊重基本面核逻辑,这样可行吗?
很显然,这两个条件,丢失任何一个,都很难获得好的回报。舍弃基本面,去博弈垃圾股和概念?胜算有多大?舍弃“上升趋势”,死扛基本面好的股,胜算又有多大?
前段时间的地产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地产行情就是明显的第一种情况,垃圾股走出趋势性,相当于舍弃基本面,只看趋势,博弈概念。
我们回溯一下。在这波地产股的行情中,真正大市值的有机构身影的地产股,走的都很一般,比如万科、保利、招商蛇口、金地等等,哪些地产股走的好呢?天保基建、冠城大通、阳光城、宋都股份、信达地产、中交地产等等。这些走的好的,基本都是小市值,基金基本就是0持仓,除了极个别是地产ETF配置了极小的仓位,主动型基金根本没有一个持有这些小市值地产股的。
现在这些股怎么样了呢?除了极个别之外,大部分都是尖顶,大幅回落:
很多人说的好,你看地产股走的多好啊,你都视而不见。不是我视而不见,而是我有原则的剔除了。
一个结论很清晰,地产的行情,就是游资借着一个因由发动的短期炒作,基本面的角度,其实风险依然很大,尤其是小市值的地产股,基本面角度根本不值一看。
这就相当于在“好股走出上升趋势”的两个条件中,第一个不具备。
那么,我们要屈从于市场去选择这些垃圾股或者参与纯粹的概念炒作吗?还是坚守自己阵地,只做优质股?
很多人说,要做加法,系统要包含这些走势强劲的股,哪怕是垃圾板块垃圾个股,我反而认为要做减法,如果垃圾股我也做,哪个涨起来我就去炒哪个,我和没有原则的大众又有什么区别呢?
如果我们纵容自己去做垃圾股,长期看,一旦失去了原则,一定会在上面吃大亏。不是做得多才能赚钱,也不是范围更广才能赚钱,而是坚持自己的体系和原则,有所为有所不为。
市场在某一个阶段,确实会让我们的体系不适应,市场会试图改变我们,但是我们不能这么短视,我们不能只图一时爽,概念盛行优质股不涨,只是短期的一个市场风格,可能这半年市场就是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行为就改变自己的原则。半年,在整个投资生涯中,只是非常短暂的一段时间。
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做到一点,不符合条件的就不做,哪怕概念炒作炒上天,也不要改变自己的原则屈从于市场,我们要学会放弃一些体系外的机会,交易本质不是抓机会的游戏,而是放弃的游戏。盯紧自己的鱼漂,非常关键。基于此,我们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1、建立自己的优质股股池(也就是双高股池);
2、等股池里面的股走出符合的形态(走成主线更好),包括趋势和买点(股池里面走下降趋势的不要碰);
3、如果股池内的股都没有买点,休息、等待(善于等待非常关键);
4、不要出圈,不要被圈外的一些所谓的“机会”吸引,圈内才是你的鱼漂。
也就是说,好股走出上升趋势的两个条件,如果有一个不具备,我们完全可以休息,不必强行交易。
我想,这才是适合大多数人的方法,而不是每天追概念。
很多人认为3L体系就是短线炒作,认为哪个强就应该做哪个,哪怕是垃圾股,这是很深的误解。
3L体系本质上是优质股的择时系统。
最后,通知下,上面讲的双高股池,将于明天(5月4日)更新在3L课堂里面,微信扫码进入3L课堂下载:
还有就是,第四期训练营今天正式开始了,主题是“如何复盘”,扫上面二维码进入3L课堂后,就可以看到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