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飞蛾扑火,如《红色》涌入大海!

发布时间 :2022-05-22

​​ 

图片


 

 

“这是蠢动的一年,我连看红色都是黑色的了。”

陈明昊又来了。

 

他作为演员,曾成功演绎了中国国家话剧院制作,著名导演王晓鹰导演的经典《红色》版本,多年来久演不衰。

 

这次他作为导演,运用超常的想象力,淋漓尽致地带来一个恣意潇洒、天马行空、充满诗意的《红色》实验空间。

 

一个更疯狂的《红色》,

正横冲向海边的白色礼堂。

 

图片

 

 

 

图片

 

当一个梦想成为画家的年轻人走进大师的画室,作为助手一起为纽约四季大饭店绘制天价壁画。面对大师平涂满红色颜料的画板,他应该看到什么?

 

是一个“一个不错的、细腻平滑的底色层”?

 

是“红色”?又或者是“黑色”?

 

这是一个发生在1958年鲍里街222号罗斯科画室的故事。在这个空间里,语言和思想正在对抗,色彩与灵感层迭激荡,艺术与生活大胆交锋,自我与商业互相质疑。曾荣获2010年美国戏剧界最高奖项“托尼奖”最佳话剧、最佳话剧导演等六项大奖的《红色》由约翰·洛根编剧,再现了抽象派绘画大师罗斯科一生中最后的艺术绝唱。

 

从伦敦西区到百老汇,这是一支享誉世界舞台十余年、以多个版本在全球各地上演的经典绝唱。奥斯卡最佳男主埃迪·雷德梅恩,两次饰演罗斯科的阿尔弗雷德·莫利纳,都曾为红色贡献了令人心跳加速的表演高潮。如今,陈明昊将以涌动着时代性的导演风格续写经典,以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呈现充满张力和哲思的对话。阿那亚海边起伏激荡的现实空间,一场《红色》的特别首演即将发生!

 

 

 

图片
图片

 

罗斯科曾说:“我的一生中只害怕一件事,就是有一天,黑色会吞没红色。”当时间不可回避地席卷而过,生命被年龄围堵,艺术的颠覆一再重复:新的驱逐旧的,年轻的颠覆老的,青涩的推翻权威的……这是注一个定失落的年代,艺术家们出生、老去、又出生,一场真正的有关艺术、商业、娱乐、流行的激烈探讨,最终将讨论出什么?

 

戈雅说:“我们拥有艺术,使我们不致因真相毁灭。”对罗斯科而言,年轻时的艺术是一条孤独但肆无忌惮的路。满载声誉后,所谓的艺术却成为商品、成为饰品、成为交易的一部分,成为命定的注解,成为一个待填充的需求,成为消费主义的呼号,成为攀比的标签,成为预计升值的投资,成为配合身份的人手一件。

 

对人人都仰慕的“年轻出名又有钱”的波洛克,罗斯科却说他依旧是一个拥有不值一提技能的笨蛋。作为观众,抑或是购买了明码标价的社会文化商品的我们,又会在现场被罗斯科如何诘问呢?

 

“Artist should starve. Except me.”然而罗斯科也曾接受过纽约四季大饭店的天价邀请,一代创作灵魂在不断的拒绝与打压年轻人中被迫承认自己的萎缩。当年轻一代已然踏入画室,曾经的艺术大师是不是只能以将血液溶于油彩的方式,完成一场终将的逝去和自我的觉醒?

 

「后代必须驱逐前辈。尽管尊重,然而必须消灭。」

 

 

 

图片

 

时隔多年,陈明昊以导演的身份,试图在一个更加复杂、多元、纷杂的时代面前,以一种解构的、实验的形式,创作一版新的《红色》。在继承国内外经典版本的精神内核之外,陈明昊也希望找到《红色》对当下问题的回应,对艺术创作的本质进行新一轮探讨。

 

正如罗斯科本人的作品,普通人看到只是抽象的平涂色块。而艺术的要做的在于逼人追问:看似大片的色块背后,还隐藏了什么?

 

 

 

图片
图片

 

陈明昊版本的《红色》,将关注更多放在了作品和当下的关系里。而剧中的年轻人“肯”,正注射了这样一剂有关“我从哪里来”的清醒。陈明昊说:“这个年轻人‘肯’,必须是这个作品的核心。罗斯科构建了一个时代的背景,而肯才是这个时代中变化的、涌动的力量。他要对话、思考、质疑乃至最终离开这时代中现有的权威。


 

1958年是一个反叛的、无秩序的、表达强烈的年代,罗斯科在“饿死的自由”中表达着人类的基本情绪。而信息时代是个庞杂、蠢动、消费的东西,人们如潮水般追捧赞誉着罗斯科和《红色》,错位时空地现实演练着作品主题。以现在这个商业裹挟艺术,新兴的艺术创作与陈旧的思想交替的时代与1958交互,一场隐形的对话也在剧中发生。当时代改变了权威,变更了流行,艺术创作中依旧涌动的力量到底是什么呢?

 

回到罗斯科的作品,只有敏感的眼睛,才能读懂平涂色块里的语言与生命。

 

 

 

图片

 

 

 

图片

 

著名建筑师董功设计的海边精神建筑——阿那亚礼堂,也将在今年戏剧节期间化身白色剧场,创造一个全新的海岸戏剧空间!状似一艘海上漂流的旧船,这座纯白剧场将成为陈明昊承载沉思讨论的现实容器,一切真实的空间都可以作为《红色》的剧场,一切自然的环境都可以作为创作的母星。

 

 

图片

 

棱角分明的建筑空间,撞击上质感粗砺的戏剧故事,绝无仅有的沉浸式观演体验,会带给观众怎样的心灵震撼?

 

陈明昊希望能在白色剧场实现并达到一种理想化的自由的艺术创作状态,不同领域的艺术能量将在这里融合,用文本、表演、影像、音乐共同构建一个会随着空间不断变化的《红色》。

 

在这个远离喧嚣的应许之地,红色正肆意倾泻,历史与现代、艺术与心灵永远波澜壮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导演陈明昊而言,《红色》并不陌生。他曾出神入化地饰演了那个具有浓郁艺术家气质、神经质想法、跌宕爆发力、愁苦却克制的罗斯科。去年,陈明昊为阿那亚献上一场深夜里的《红色》环境戏剧朗读,观众挤满台上台下,所有人边喝酒边看戏。这一次,陈明昊不再将红色颜料泼向白布,他从演员,转为导演。

 

陈明昊绝对是一个“胡作非为”的戏剧人。他是中国戏剧领域的重量级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导演。从《暗恋桃花源》、《四世同堂》、《两只狗的生活意见》、《临川四梦》到孟京辉版《茶馆》,他的表演泡在戏里、浑身是劲,以震撼观众的表演快感,长期活跃在中国当代戏剧舞台上。他更是首位站上国际戏剧顶尖舞台、并为中国戏剧赢得赞誉的领军人物,阿维尼翁艺术总监Olivier Py赞叹他是“天才、超人”

 

忘不掉去年在阿那亚凌晨三点开演、与日出同频谢幕的《海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陈明昊一把火烧掉旧船,把爱情、演出、舞台全部交付给海天之幕的荒芜,一场幻梦般的偶然,给所有在场者带来无以言表、超乎自然的观剧体验。陈明昊和他总是出其不意的美丽与震撼,也将一路狂飙到《红色》,与鲜艳的颜料一起喷薄而出。

 

 

图片
图片
图片

 

陈明昊所到之处,如同野兽横冲直撞过后的荒原。对他来说,戏剧是一切发生的起点。他从这里获取能量和火花,再用他的创造性语言与张扬的创造力,引领风暴席卷至观众席内外每个角落。这枚锐利的子弹射向《红色》的舞台,将燃起何等熊熊烈火,谜底等你前来见证。

 

也许就在今天,愚蠢的人类再次厌倦了自己。不如将《红色》当作一个重新审视生活的原点,设想有一天:红色只是红色,黑色只是黑色,形状只是形状,艺术只是艺术,人只是人……

 

 

图片

《红色》

编剧:约翰·洛根

导演:陈明昊

演出时间:6.17-6.19 19:00

演出地点:白色剧场

 

 

 

 

剧目排期表

2022阿那亚戏剧节择日开票,敬请期待

 

 

 

 

图片

 

 

阿那亚

阿那亚是一个有着深厚情感价值和高度精神内涵的生活方式品牌。以阿那亚·北戴河为起点,提出“人生可以更美”的品牌口号,开展对“美好生活”的社区实践。

 

一方面,阿那亚致力于社群运营,通过价值观的引导,凝聚了一大批志同道合的用户。另一方面,阿那亚不断尝试生活与文化艺术内容的连接,通过文学、诗歌、戏剧、音乐、影视等优质的精神文化内容。探索更多元、更丰盈、更自由、更有活力的生活方式的可能性。

 

阿那亚戏剧节

阿那亚戏剧节,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戏剧。

 

当戏剧与大海相遇,一定会碰撞出新的灵感与火花。大海本身,不仅是剧场,也是一出精妙的自然戏剧,让创作和表演更为自由,海的变化多端,也预示着惊喜与可能,海是无界的,戏剧也是。

 

阿那亚戏剧节会把戏剧、音乐、影像、建筑、舞蹈、生活方式等跨界融合。戏剧不是海洋中的孤岛,而是海水,它可以独自流淌,也可以连接他者。

 

阿那亚戏剧节,是为所有喜爱戏剧的人们创造的一个新的平台,让艺术家与观众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真实的相遇和真切的交流,探讨戏剧更广泛地与生活和其他艺术相融合的美妙的可能性。

 

图片​​​​
今日热门